灌酒、故意嚇唬、慫恿孩子做“壞事”……中國的熊大人們似乎總愛以逗孩子為樂,有時候逗弄小孩的方式甚至近乎惡作劇。其實,這些往往都會在無意間給孩子帶來傷害。下面媽網(wǎng)百科就來給大家細數(shù)中國式逗小孩的弊端。
一、讓孩子不能區(qū)別善惡和混淆是非
大人像耍猴一樣逗弄孩子,慫恿孩子說臟話以取樂,后果是污染孩子的心靈,讓孩子不能區(qū)別善惡和混淆是非。
二、使小孩喪失安全感
一些言語的戲弄,比如說“你媽媽生了弟弟不愛你了”等,會讓孩子把大人的玩笑話當真,并且感到恐懼。而孩子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,有的孩子出現(xiàn)行為偏差,具有攻擊性,傷害自己,其實就是因為缺乏安全感。
三、讓孩子感知自己不被尊重
此外,被戲稱“小胖墩”、“小胖妞”之類的,會讓孩子感知到自己不被尊重。在不被尊重的環(huán)境當中長大的孩子,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。
每個小朋友都是天使,對于小孩控來說,逗小孩玩更是天性,但是逗小孩玩也是得把握分寸,不然就很容易釀成新聞中常見的悲劇,那么平時要如何正確逗小孩呢?
第一、尊重小朋友,每個小朋友都是有獨立人格的個體,逗小孩玩不是把小孩當做一個玩具或者玩物,而是讓孩子在逗趣中學到知識,健康成長。
第二、逗小朋友玩,要出于一種愛護心理,因此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!
第三、逗小孩,就是要以給孩子快樂為準則,而不是把孩子弄哭,大人看著覺得有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