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,亚洲性一级在线观看,亚洲激情视频五月天,国产清纯女高中生在线看

      1. 骨盆外測量的主要徑線及正常值

        骨盆外測量的主要徑線及正常值

        進入孕晚期后,產檢的項目加了一項,就是骨盆外測量。骨盆外測量對孕婦來說是很重要,醫(yī)生可以根據孕婦的骨盆尺寸來判斷孕婦能否順利生產。下面,我們來了解下骨盆外測量的主要經線及正常值是多少?

        骨盆是產道的最重要組成部分,分娩能否順利進行,會不會發(fā)生難產,同骨盆的形態(tài)和大小密切相關。骨盆的大小與形態(tài)均為重要。骨盆形態(tài)正常,但各條徑線均小于正常徑線最低值2厘米以上,可發(fā)生難產。若骨盆形態(tài)輕微異常,但各徑線均大于正常低值徑線,則可能經陰道順利分娩。通過骨盆測量可以診斷骨盆的大小和形態(tài)。因此,產前檢查時一定要進行骨盆測量,特別是初產婦尤為重要。但是婦女每次懷孕胎兒的大小都不一樣,即使骨盆大小正常,但是胎兒過大,胎兒與骨盆不相稱也會造成難產;若胎兒過小,即使骨盆偏小些,也可能順利分娩。所以測量骨盆對于經產婦也是必要的。

        臨床上,通常首先進行骨盆外測量,即髂前上棘間徑正常值為23到26厘米,髂嵴間徑正常值為25到28厘米,能恥外徑大于18.5厘米,大轉子問徑正常值為28到31厘米,坐骨結節(jié)間徑正常值為8.5到10厘米,恥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。如骨盆外測量各徑線或某徑線異常,應在臨產時行骨盆內測量,并根據胎兒大小、胎位、產力選擇正常的分娩方式。

        * 本文所涉及醫(yī)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(yī),以線下面診醫(yī)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
        編輯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