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出時,針還斷成了兩截
這次,南京市兒童醫(yī)院采用的是兒童胸腔鏡技術。“這項技術用在只有14個月大的孩子身上,在我們醫(yī)院還是第一次。用于取縫衣針,也是第一次!”莫緒明介紹,一般成人胸腔鏡手術,創(chuàng)口長度在兩厘米,而林林這么小的孩子,最終的創(chuàng)口只有七八毫米。
在手術過程中,最大的難度其實就是給針定位。莫緒明介紹,在人體內(nèi)要找一根隨時游走的針,難度是非常大的,可以說是“大海撈針”。而在找到針之后,夾取過程中,針由于銹蝕了,在取出時突然斷成了兩截。所幸的是,斷針沒有掉回體內(nèi),而是被成功取出,“否則,針越短越危險,留在體內(nèi),更是會瘋狂游走?!?/p>
林林體內(nèi)的針是哪來的?
目前,林林恢復得非常好,已經(jīng)完全脫險。不過,家長、院方都有一個疑問:這根近5厘米長的縫衣針,是怎么進入孩子體內(nèi)的?
莫緒明表示,其實孩子誤吞誤食一些金屬物品包括縫衣針,都是發(fā)生過的,但一般是稍大的、比較調(diào)皮的孩子,林林才14個月大,顯然不可能自己玩耍時把針吞進肚里,而且針也太長了;而他自己戳進去,也是不可能的。因此,只能推測是有外力因素。
那么外力因素來自哪里?昨天,戴女士說,自己家只有一根針,是婆婆納鞋底用的,但事發(fā)后他們檢查發(fā)現(xiàn),那根針還在家里。另外,在事發(fā)前兩三天,一個老鄉(xiāng)搬家,她和老公以及全家都過去幫忙,在老鄉(xiāng)家吃的飯。那段時間,有多個人抱過孩子。在這過程中,是否會發(fā)生縫衣針插入孩子體內(nèi)的意外,就難說了。
“就算是有人衣服上不小心掛了一根針,但是也不容易穿透后背進去啊,而且孩子被扎到就會哭吧!”可如果孩子是被放在床上的,有針被丟在床上,那么,除非針是直立的,否則也不太可能直插進后背里面。
戴女士說,林林是他們第二個孩子,大女兒今年2歲多了,由于她要帶大女兒,所以平時林林都是婆婆帶的,婆婆對這個孫子疼得不得了,不存在故意傷害孫子的動機。而其他鄰居,他們暫時也想不起來和哪家有過節(jié)。
孩子父親已經(jīng)報警
昨天記者采訪時,和林林同病房的家長說,林林非常乖巧,長得又秀氣,手術后,后背上還插著導流管,他都堅持下來了。昨天管子拔掉,林林更顯活潑了,一逗就笑。
家長們推測,縫衣針插入孩子體內(nèi)的時間,應該就是在發(fā)現(xiàn)之前的沒幾天。在大家的建議下,林林的爸爸昨天已經(jīng)返回丹陽后巷鎮(zhèn),并到后巷派出所報了警。
派出所的唐警官了解情況后表示,他們已經(jīng)到林林家去過了,暫時沒有明確的線索,因為縫衣針不具有識別性,誰都可能有,而且事后更難以尋找證據(jù)。不過,目前他們會受理并調(diào)查此事,根據(jù)進展來判斷是否需要立案,包括看林林的傷情,“如果是有人惡意的,那么就涉嫌故意傷害,甚至是更嚴重的犯罪,但這需要進一步的證據(jù)?!?/p>